第(1/3)页 从侯家出来,一家三口没有骑着自行车回家,李向东答应了晚上做板面,准备去买些牛油。 李小竹看着眼前陌生的街道,“爹,这是哪呀?” “牛街。” 计划经济时期的国营副食店,菜市场的副食柜台,是居民购买动物油的主要窗口。 但动物油的品类以猪油为主,像牛油和鸡油这些视当期计划与货源情况来供应。 想去这些地方买,不容易。 比较容易的地方是清真牛羊肉门市部,屠宰场的附属门市部。 屠宰场距离远又不熟悉,李向东便带着老婆孩子来牛街买。 清真牛羊肉门市部也只是少量供应给前来购买的居民,明年开店需要大量用油的时候,需要带上营业执照,公章和工商局的介绍信,在饭店的管辖区粮管所办理单位粮油关系,就是一个单位用粮油的证件。 有了证件,才可以按照核准经营的定量,按月领取所需的成品粮和油类。 走量只可以公对公,公对私和私对私都不可以。 政策允许个体户饭店少量的从农户和集市上购买粮油成品作为补充,但要接受工商和粮食部门的双重约束。 批量稳定的原料,只能按计划渠道采购,下乡大量采购不合规。 也就是说如果李向东的老丈人家种着油菜和大豆,到时候饭店所需的植物油,只能少量购买。 一旦量大还被公家给发现,处罚是难免的,整不好就会直接取消营业执照。 “回吧咱们,油也买到了。” 李向东掏钱买到足够一家子吃上一顿的牛油,鸡油没有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