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八十七章-《三生悟道》
第(2/3)页
伸出双手将那单膝跪在地上的曹操搀扶起来,王允故作高深、黯然的来回踱着步子,然后一跺手、一叹气,道:“曹校尉,想自那董卓带兵入京占据皇宫之后,我大汉之江山,以及刘氏皇族已经岌岌可危的,我等作为大汉臣子,此时只这么眼睁睁的看着那董贼霸占我大汉的天下,欺辱我刘氏皇族,某王允心里实在痛心、愤怒,但却又实在作声不得、反抗不得的,且每日都要早早的上朝去看董贼那副嚣张的、不可一世的嘴脸,曹校尉···某···某···某当真是持剑杀了那董贼之心都有了,但恨只恨某只是个文弱书生的,便是手中持有宝剑也进步的那董贼的身边呐···曹校尉···哎···”。
曹操道:“大人,您这话的意思是···”。
王允道:“荆轲刺秦,复我河山!曹校尉,你此时既得那董贼信任,任命你为皇宫御前侍卫校尉,那自然有机会接近他的,只要到时候找个机会拔出宝剑往那董贼的胸口这么一刺···那我大汉江山便光复有望矣!只是曹校尉此时既得那董贼信任,且位高权重的,只怕是多会看不起某这等文弱书生,不愿听从我等意见,且也有些舍不得···舍不得当前权位吧!曹校尉···嘿嘿···”。
看着王允那冷笑着的模样,曹操虽然知道他这是故意做给自己看的,但心里却还是忍不住想道:“王允这只老狐狸!自己想要杀了董卓,为我大汉立下大功,名传千古,但却又想明哲保身的,便生怕董卓知道了他那小心思之后会杀了他!可你以为某便是笨蛋的,任由着随意忽悠几句便从了吗?老狐狸···不过,某本来便是阉宦之后,朝中众臣虽然表面上不说,但打从心里却从来没有看得起某的,便是我大汉天下的百姓也从来没人瞧得起某!那某何不如便趁此机会做下一翻大事,振兴我曹家声望,以便将来···”。
一念及此,曹操假装着为难的只迟疑了许久,道:“司徒大人,某···哎···某不是不愿意答应您,某也不是不愿意为我大汉江山、为我大汉刘氏皇族出力!但只是董贼自住进皇宫之后便极是怕死的,身边从来没有少过十名护卫,而某那武艺只是一般的,对付起三两名护卫还可以,但要想在十名护卫的保护下诛杀董贼,那···那您却是有些太高看曹某了!更有甚者,某此时虽然官拜皇宫御林军校尉,但在面见那董贼之时却还是会被去了刀剑的,要想徒手杀了那董贼便更不可能了!司徒大人···”。
王允道:“这···嘶···董贼那厮今日所拥有之权势本来便是靠着自己一刀一剑打拼出来的,是以他那武艺应该不会太差的,且身边还有护卫,而曹校尉却只能赤手空拳的,这的确是个难题!不过···曹校尉不用担心!你看这是什么!”。
跟着王允来到书架后面,曹操只见他将身前桌子上的红布掀开,露出一个仅有两尺长短的红漆锦盒,他好奇的只看着王允,道:“司徒大人···这个锦盒是···”。
王允道:“你看···这是什么?曹校尉···”。
曹操道:“这是···嘶···七···七星宝刀···这···这宝物怎么却会在您这儿?司徒大人···”。
王允道:“此等宝物为何会在某的手里,曹校尉你便莫要多问了!曹校尉只需知道这“七星宝刀”乃是世间难得一见的,削铁如泥、吹毛断发的宝刃,且还能助你杀了董卓那等乱臣贼子便好!曹校尉···但只不知曹校尉是否敢为我大汉江山不惜一死的也要持此宝刃,诛杀了董卓那厮呢?”。
曹操道:“这···司徒大人如此看得起某,某如何却能令司徒大人失望的,此事···某曹操答应了!但只是···”。
王允道:“但只是?曹校尉莫不是心中还有什么顾虑的,此时不妨一道全与某说出来,看看某可否为曹校尉解难!”。
曹操道:“但只是···司徒大人,刺杀董贼容易,要让某为我大汉江山表忠心也不难!难的是如何才能确定一定能杀了董卓那厮的,这要是曹某刺杀失败了,而董卓那厮顺着这“七星宝刀”却找到大人头上的,某只怕到时候会连累的大人遭那董贼杀害而已!”。
王允道:“这···曹校尉且让某好好想想···”。
这王允表面上虽然是个忠心耿耿的好臣子,但实则是个只会暗地里算计人的小人的,这让他出谋划策去对付董卓可以,让他出钱出力博取个好名声也不难,但这要是让他实打实的以暴露自己为目的的去暗算董卓,那即便是打死他也不会答应的,是以在听得曹操方才的那话后他犹豫了好一会儿的才道:“有了···曹校尉···要不你看这样可好···这“七星宝刀”你且拿去做此时那董贼之用,而某这便悄悄进皇宫去找皇上为校尉你讨得一份圣旨,若是曹校尉刺杀董贼成功,那此圣旨便是皇上对校尉的嘉奖,但若是失败了,那校尉有此圣旨亦可立马逃出洛阳去召集天下兵马,起兵勤王、诛杀董贼,匡复我大汉之万里河山!曹校尉,你看此计如何?”。
第(2/3)页